技术文章
(SCI) Parallel Algorithm for Wireless Data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SCI) Fast Algorithm of Truncated BWT for Data Compression of Sensors
Dr. Qin Jiancheng
龙之梦助力肇庆教育网云计算
Dr. Zhou Yousheng
Dr. Bai Yuan
龙之梦工作室加盟华南理工学术团队
[软件下载] ComZip超级压缩机免费版下载
继续潜行,龙之梦工作室技术研发又一年
[软件交易] “雅典娜”网页密码锁在线购买
[软件交易] Super Prime超级质数机在线购买
[软件交易] ComZip超级压缩机在线购买
[信息安全] “风语者”高强度加密技术
[信息安全] 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结构
[合著] 专利:安全事件检测方法及装置
[原创] 生产工具与生产效率(硬件篇)
[ 2007-01-26 15:52:51 ]
引言/提要:
一提到计算机马上就能想到它运算时的高速度,那是人脑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人们很容易就会把它和高效率划上等号。然而,计算机就必然意味着高效率吗?恐怕还要先分析一下再说。
关键词:
信息化,生产效率,计算机,硬件,摩尔定律
这个问题似乎老生常谈,也许我谈论些电子商务之类的话题会更有趣。但是,电子商务是要建立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个基础,新经济、电子商务等等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眼下,企业信息化尚且仅仅完成了一部分,至于电子商务,早作准备是需要的,但实施起来还须循序渐进。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比较广,难以一言以蔽之,因此只拿其中生产工具的问题出来。我要阐明的观点是:生产工具的优劣,对生产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中大不相同,这里则是特指信息化生产中通用的工具——计算机。一提到计算机马上就能想到它运算时的高速度,那是人脑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人们很容易就会把它和高效率划上等号。然而,计算机就必然意味着高效率吗?恐怕还要先分析一下再说。
习惯上,人们把那几大块电子器件拼装起来的东西就称为计算机,实际上那只是硬件部分。计算机其实是硬件和软件的统称。下面先说明硬件部分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硬件部分:包括了CPU、内存、硬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等等部件。这些硬件是分等级的,每种部件都有一些性能指标,例如CPU有主频、缓存大小,内存有容量、存取速度,硬盘有容量、转速、寻道时间等。一般越高级的部件,价格就越高。不同等级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就得到性能价格高低不同的计算机裸机。这些不必我多作说明,恐怕大多数接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了。另外也有许多文章说了适用、够用原则,意思是根据用途来选择计算机硬件,而且一般举出的例子都是:如果是用来搞图形设计、视频制作等(玩游戏可不算生产工具),需要高级一点的某某计算机,才能发挥效率;如果只是做些文字处理、编编程序之类,只要不怎么高级的某某计算机就够了,否则只是大材小用,浪费了买高级硬件的钱,云云。
且慢,世事无绝对,这个例子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不知大家有没有用Windows的写字板编辑过几十M以上的文本文件,我现在是经常碰到。过去我曾用MMX 166、32M内存的机器,按照通常的说法,这样的机器拿来打打字应该绰绰有余了吧。但是编辑起这样的文件来,光标移动一格大约需要两秒钟,效率就可想而知了。另外一个例子,我用奔腾133、64M内存的机器来加工网页图片,即使现在都并不觉得慢;但是当我用K7 600、128M内存的机器对一张300DPI扫描出来的A4幅面图片做一个简单的操作——缩小图片时,却象等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可见计算机运算不怕简单,就怕大量。数据量一大,再简单的运算都会变得非常耗费计算机资源,这时候机器档次的差别立显。在根据用途来选择机器的时候,不能忘了数据量。搞图形设计的,如果总是处理一些小图片,未必非要用高级的机;只做文字处理的,万一经常要处理“巨无霸”,还是找台高档的吧,免得等到花儿也谢了。
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在计算机硬件中可以充分体现。如果做某件工作,用低档和高档的机器都感觉不到很大的差别,那只能说明这件工作不必用到高档机,而不能说高档机不是物有所值。很多行业用户并不是笨蛋,不会花冤枉钱给计算机硬件的生产商。我对平面设计行业喜欢使用昂贵的苹果机表示理解,也是因为有前面提到的缩小A4图片的经历。
(注释:现在情况已有变化)
硬件方面另一个影响效率的因素是瓶颈问题。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各部分相互协调工作,其总体效率取决于局部效率最差的部分。当各部分性能比较均衡时,局部效率大致上都处于最佳,总体效率就可算是充分发挥出来了;如果某个部分与其他的不协调,若是它的性能过高,它自己的效率就没有充分发挥,若是它的性能过低,它就会成为瓶颈,拖慢整个系统,使总体效率低下。
在单机系统中,瓶颈来自部件搭配的不均衡,例如高档CPU配小内存、新组件配旧显卡等。当然这也和实际应用有关,例如一台不带X Window的高级Unix服务器,可能显卡只是普通的2D,但并不成为瓶颈。
在局域网中又复杂一些,效率和各结点的负载大小有关,未必性能低的结点就是瓶颈。例如服务器/客户机架构,服务器占了80%的工作量,全部客户机工作量的总和才20%,又如服务器/终端机架构,服务器更占了全部工作量的95%以上,结果服务器的性能比起客户机和终端机来说,虽然较高,仍然最有可能成为瓶颈。类似前面所述,由于实际应用的不同,有些服务器工作量反而不如客户机,即使用档次较低的机器来充当,也不至于成为瓶颈。
在因特网中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本地机、远端服务器、中间的线路、路由设备、接入设备等,无一不可能成为瓶颈。有时候,用ISDN接入的本地机打开某个网页的速度,还不如33.6K MODEM的机器打开另一个网页的速度。前者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远端服务器响应得太慢,可能是某段线路带宽很窄、大流量造成阻塞,或者是有个路由器负荷太重,等等,总之瓶颈不在ISDN接入线路上。
如果发现系统存在瓶颈,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消除瓶颈,即升级或扩充处于瓶颈地位的部件。如果只升级非瓶颈部分,由于仍然受瓶颈所拖累,局部性能的提高对整体效率的影响就会很小。
硬件发展有一条摩尔定律,对效率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计算机硬件每18个月性能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有人由此推断,只要按照摩尔定律购买新设备、淘汰旧设备,效率就会不断提高,就可以减少处理的时间。这又是个片面的论断。效率是可以提高,但时间不一定减少,因为实际应用中的数据量也可能会增长的。如果数据量增长的速度超越了摩尔定律,单考虑硬件发展速度的因素,处理时间反而会变长。
由于摩尔定律的存在,计算机硬件从刚买回来开始,就在不断地贬值,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会造成一种无形的资产损失。将新购的硬件设备搁置起来,或者作为备用设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浪费。若是新购的硬件可以闲置,只能说明当前没有购买的需要。即使是备用设备,也应该分担一部分现有任务,而不是闲置不用。所谓“备用”,只不过是很容易腾出资源来,随时抽调到最需要的地方。要知道,将计算机设备作为摆设,并不能减少折旧损耗,却又无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若是注重成本与效益的话,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设备来改进效率就显得很重要了。
以上是计算机硬件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的几个重要因素。可以说,硬件因素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最直观的。只要利用得当,效果可以立竿见影(利用不当当然也可能如石沉大海的)。不过,提高效率的手段并不只局限于硬件方面,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影响生产效率,例如软件因素、人力因素等。
龙之梦
2000.10.10
相关文章:
[原创] 古董级的DIYer,您见过没有
[2007-01-26]
最新留言:
[2014-10-16]
[2014-10-16]
[2014-06-04]
[2014-06-04]
[2013-12-08]
[2013-11-29]
从2005年3月18日起
访问本站
人次
版权所有 © 2005 龙之梦工作室,保留一切权利。
电子邮箱:
master@28x28.com
,
co2288@126.com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