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SCI) Parallel Algorithm for Wireless Data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SCI) Fast Algorithm of Truncated BWT for Data Compression of Sensors
Dr. Qin Jiancheng
龙之梦助力肇庆教育网云计算
Dr. Zhou Yousheng
Dr. Bai Yuan
龙之梦工作室加盟华南理工学术团队
[软件下载] ComZip超级压缩机免费版下载
继续潜行,龙之梦工作室技术研发又一年
[软件交易] “雅典娜”网页密码锁在线购买
[软件交易] Super Prime超级质数机在线购买
[软件交易] ComZip超级压缩机在线购买
[信息安全] “风语者”高强度加密技术
[信息安全] 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结构
[合著] 专利:安全事件检测方法及装置
[原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介绍一套升级过的经典配置
[ 2007-04-06 17:52:30 ]
引言/提要:
计算机硬件的普遍更新周期是3年,这台机器已经历了3个周期,至今(2007年)还在正常服役,并不是什么计算机都能够做到的。
关键词:
DIY,升级,经典配置,正常服役
主板:华硕 T2P4 (430HX芯片组)
Cache:256K板上L2 Cache
CPU:AMD K6-2 450MHz
CPU风扇:南极风
内存:96MB EDO RAM
硬盘:西部数据 10G/5400转/2M缓存 & 昆腾大脚 1.2G (3600转?)
显卡:Voodoo Banshee PCI版 12M显存
声卡:创新 Sound Blaster 16
光驱:大白鲨 16X DVD & LG 24X CDROM
软驱:SONY 1.44M
鼠标:双飞燕 2D
键盘:三星
机箱:普通AT立式
电源:长城230W AT
音箱:木质 50W*2
显示器:明基 17吋纯平
MODEM:实达 56K外置
电视盒:佳的美
扫描仪:Acer (300DPI)
跳舞毯:二代
并口转接器:打印机并口二转一
有经验的DIYer看见这么一套配置一定会怪叫:这不伦不类的是什么玩意儿?的确,如果是新攒机器(几年前),任何人都不会这样来搭配。430HX芯片组属Socket 7架构,和奔腾CPU年纪相仿,不支持100MHz外频,不支持SDRAM,不支持AGP显卡,不支持ATX电源,甚至不支持AMD K6-2 CPU和8GB以上的大硬盘(不作改动的情况下)。和其他部件相比实在不是同一个时代的搭配。不过若您知道了这是在原来的奔腾133MHz机器上升级而成的,了解到升级用到了怎样的技巧,尤其是看见升级后的机器现在仍在正常服役,看看它具备的功能与目前主流配置的机器进行用途上的对比时,恐怕也不能不承认,这台5年多前的机器是经典之一了。
1997年1月份攒的这台机器,主要配置是奔腾133MHz CPU,16M EDO RAM,S3 Trio64V+显卡,1.2G硬盘,8X CDROM,三星15吋平面直角显示器。升级是逐步地进行的,其中过程不必细说,总之基本原则是尽量少花钱多办事,买二手配件也行,但硬盘、光驱、显示器要新买的。好了,让我们缅怀过去,重温一下这套跨时代的配置(呵呵,跨越了两个世纪呢):
华硕T2P4主板,在主板界中是当之无愧的一款经典了。它采用430HX芯片组,不但是当时的性能王者,而且是为数不多的通过简单改造可支持K6-2 CPU的HX主板之一。利用隐含跳线,能够支持75MHZ、83MHz外频,支持低至2.0V的CPU核心电压。当初我在设置2.0V电压的时候,由于跳线帽不够,还特地用铜丝绕了两个小线圈,充当跳线帽之用。
板上L2 Cache原本只有128K,后来又买来一条128K的插了上去。它的性能虽然不能和现在的CPU片上L2 Cache相比,但对K6-2那样的高主频CPU发挥性能还是很有好处的。
AMD K6-2 CPU和现在的图拉丁赛扬有个共同点,都是旧主板升级的绝佳之选,同时也都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造(图拉丁赛扬要加转接卡)。这片K6-2 450MHz的CPU是我在二手市场找到的,加到T2P4主板上正合适,既不用超频也不用降频。可能有人会怀疑:T2P4主板最高支持3倍频,CPU主频再高也只能达到250MHz(83*3)啊,这个450MHz怎么弄出来的?其实没什么奇怪,主频400MHz以上的AMD K6-2 CPU内核都有2倍频转6倍频的功能,将主板跳成2倍频、75MHz外频,CPU就会上450MHz(75*6)了。
CPU风扇也是二手货,配合K6-2用的,性能可不能和现在的大家伙散热器相比,本来它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有一点:由于没有合适的电源插头,它是用导线直接焊接到我的电源线上的。方法是从机箱电源引出的多个驱动器(软驱、硬盘、光驱)电源插头中找一个,用小刀削开它的黑色(地线)和红色(5V)导线的绝缘皮,将风扇的两根电源导线用电烙铁焊接上去,再包上绝缘胶布就OK。
96M内存其实是一对32M加一对64M(主板上只能插4条),它们都是在二手市场买的。原来的16M内存已经送给别人升级更“原始”的机器去了。大容量内存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即使是速度不那么快的EDO内存。事实上,现在一些老的小型机数据库服务器都还在用以GB计的大容量EDO内存。
西部数据的硬盘除了价格公道,还有个特点就是性能出众,当初其2M缓存5400转硬盘的性能就接近甚至超过当时一些7200转硬盘,现在的8M缓存7200转硬盘也是这样。那个10G的西数硬盘就是那时候新买的,和原来的1.2G昆腾硬盘一起用。为了让主板认出10G硬盘,还升级了BIOS:先将跳线设成可写,刷新BIOS后再设回禁写,这样可以防止CIH病毒对它的破坏。
3dfx曾是3D显卡界的霸主,Voodoo的名字可算是耳熟能详,性能和画质都是有口皆碑的。Voodoo 2使3dfx达到了颠峰,Voodoo Banshee随后而至。这块PCI版Voodoo Banshee是二手市场的极品(价廉物美),令系统的图形显示有了质的飞跃。原来的S3显卡则给其他计算机做双显示器用了。
创新SB16则是声卡界当之无愧的一款经典。当时的SB16性能是一流的,现在看它的性能当然不怎么样了,不过兼容性仍然是绝对的一流,不管是Windows系列、Windows NT系列还是Linux家族,安装系统都可以轻松识别,完全不必到处找驱动。
当初的8X CDROM用了两年,老化之后,自己拆开清洗光头,调整激光功率,又撑了一段时间,最终换上LG 24X至今。加装DVD ROM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放DVD影碟。
软驱就没什么说的了,至今老当益壮。
鼠标是在用坏了一个轨迹球、打游戏打坏了一个杂牌鼠标后换上的,是COM口鼠标。如果有人质疑,升级时为什么不干脆将老主板换掉,而要找什么EDO内存、PCI显卡之类,那么这里就是答案。如果换主板,那么不仅仅是CPU、内存、显卡的问题,连AT机箱、AT电源、COM口鼠标、圆口键盘都要一并换掉,还不如直接攒一台。
键盘:说到经久耐用,三星的键盘是屈指可数的。由于有一块防尘防水的薄膜,很好地保护了键盘,延长了寿命。我的那个三星键盘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敲击、日晒、尘封、水溅,仍然状态良好,掀开那层薄膜,键盘仍然象新的一样。薄膜已经发黄,但清洗过后仍然洁净舒适。
机箱比较普通,不过也足够结实。长城电源是当时的典型配置,(正宗的)质量可靠,功率足够,因此使用至今。但也有一点可以说明:增加光驱、硬盘时,由于电源插头不足,又用其他废电源的插头加进去。这次就不是将电源线焊接到其他电源线上了,而是拔下一个电源插头的塑料套,将导线按相同颜色焊接到金属插头上,再插回塑料套中。(我在中山火炬开发区的电子厂搞毕业设计,做了两个多月的电焊工作,所以才敢动电源部分。)
两个立体声音箱适合播放音乐,虽然看DVD、打游戏时少了环绕音效,但作为经典配置,这样也具备一定的娱乐性了。
明基的17吋纯平显示器当然是新买的,已经达到目前主流配置的水平,效果不错,就不用多说了吧。
实达的56K外置MODEM用来上网,稳定而快速,无须多说。如果有条件用宽带的话,这台机器装网卡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电视盒用来看电视,可以不开主机而直接输出到显示器。扫描仪虽然只有300DPI的分辨率,但对计算机中显示的图片和文字识别来说已经足够,还可以扫描一定景深的实物,放上一面改造过的反光镜还可以扫描底片。跳舞毯就是用来娱乐的了。并口转接器可以将并口连接在扫描仪和跳舞毯之间切换。
配置情况就介绍到这里,我们来看看这么一台“古董”级机器经过升级,能够担当怎样的工作:
文档编辑、排版、编程、上网、MP3、CD、VCD自然不在话下,那是原来的奔腾133MHz机器就应付得了的“轻量级”任务;
做平面图形设计,用PhotoShop、CorelDraw等,还能够有不错的速度,这得益于96MB容量的内存,而扫描仪使之具备了输入图片和文字识别的能力;
看DVD、MPEG4影片,可以软解压流畅播放。(想不到吧?)由于有Voodoo Banshee显卡和17吋纯平显示器坐镇,视觉效果一流,50W的音箱在电脑音响领域也算是有一点震撼了。
打游戏?也行。不但一般RPG游戏、星际争霸那样的即时战略游戏可以轻松对付,一些3D游戏,如极品飞车5、FIFA2000、暗黑破坏神2等也可以流畅地玩,效果当然绝对棒(可怜的3dfx)。雷神之锤3也可以演示,不过真要拿它来玩的话就实在勉为其难了。幸好我不怎么玩顶级的3D游戏,而喜欢那些游戏机模拟器,那里有大量好玩的游戏。跳舞毯更是在游戏的同时锻炼了身体。因此,这台机器带来的游戏方面的乐趣也已经相当多了。
看看,这么一台5年前的机器,实现的功能还和现在的主流机器差不多,它现在还在正常服役也就不足为奇了。要知道,计算机硬件的普遍更新周期是3年,这台机器已经历了将近两个周期,并不是什么计算机都能够做到的。何况,升级的代价算是比较低,除了新买的17吋纯平占了大部分花费之外,其他部分只有一台新电脑价钱的一个零头。
DIY其实也分类,一类是追新求快的原则,机器总是升级成紧跟潮流的,他们当然也在那样的档次上讲究“少花钱,多办事”,但他们的代价相对其他人来说仍然是很高的;另一类则是遵循“好用、够用”的原则,利用摩尔定律的硬件价格“半衰期”不到12个月的特性,用相对低廉的价钱让机器焕发青春。两类DIY都能出经典配置,但两者在蓦然回首时所见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前者如灿烂的昙花,后者象青葱的松树。不知各位有没有同感?
龙之梦
2002.5.16
相关文章:
[原创] 入门级图形设计用机
[2007-04-05]
[原创] Linux为网吧增值
[2007-06-12]
[原创] 生产工具与生产效率(硬件篇)
[2007-01-26]
[原创] 古董级的DIYer,您见过没有
[2007-01-26]
最新留言:
[2014-10-16]
[2014-10-16]
[2014-06-04]
[2014-06-04]
[2013-12-08]
[2013-11-29]
从2005年3月18日起
访问本站
人次
版权所有 © 2005 龙之梦工作室,保留一切权利。
电子邮箱:
master@28x28.com
,
co2288@126.com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