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SCI) Parallel Algorithm for Wireless Data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SCI) Fast Algorithm of Truncated BWT for Data Compression of Sensors
Dr. Qin Jiancheng
龙之梦助力肇庆教育网云计算
Dr. Zhou Yousheng
Dr. Bai Yuan
龙之梦工作室加盟华南理工学术团队
[软件下载] ComZip超级压缩机免费版下载
继续潜行,龙之梦工作室技术研发又一年
[软件交易] “雅典娜”网页密码锁在线购买
[软件交易] Super Prime超级质数机在线购买
[软件交易] ComZip超级压缩机在线购买
[信息安全] “风语者”高强度加密技术
[信息安全] 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结构
[合著] 专利:安全事件检测方法及装置
[原创] 性能、代价——我的升级路
[ 2007-06-12 18:37:12 ]
引言/提要:
“最佳性价比”的概念是因人而异的,你觉得最好的方案,我未必觉得好。买电脑就跟买衣服一样,由于各人的喜好、需求都不完全相同,哪一款适合你,不是别人可以决定的。
关键词:
DIY,升级,性价比
[原创] 发表于小熊在线网站
曾经看过一位网友的文章,讲述如何在一年之内升级自己的电脑,花费的钱足以再买一台新的,而淘汰下来的配件只卖了原来价钱的几分之一。算起来,几乎是用两台电脑的钱,最后得到的是一台升级过的机子,这个代价也不算小了。我并不知道,这是不是最佳的升级途径,但我想,从这位网友的立场来看,说不定真是最佳的。那么,与升级紧紧相伴的代价,就显得很可观了。
我估计,有不少的电脑用户都会遇到这个性能、代价的两难问题:主流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机器从购买之日起就不断贬值,不升级吧,很快就要落伍,进而淘汰,升级吧,新配件的代价总是很高的,值不值得都还是个问题。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这个升级的问题,比单纯的一次购买新电脑要复杂多了。一次性的购买,只需要确定一个性价比最佳的方案即可,而升级问题,涉及到时机、长期性预算、淘汰品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搞得不好的话,要么大出血,要么老牛拉破车,总之就是——不爽啊!
罗嗦了一大堆,总算要转入正题了。我拿自己升级电脑的过程为例子,让大家都感受一下这种升级的代价。(可能有不少朋友已经为升级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因为没有核算过,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呢!)需要说明的是,我升级的时候并非不惜代价,而是尽量寻求性能、代价的平衡点。尽管如此,实际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后面自有分晓。
首先要说明的是,“最佳性价比”的概念是因人而异的,你觉得最好的方案,我未必觉得好。买电脑就跟买衣服一样,由于各人的喜好、需求都不完全相同,哪一款适合你,不是别人可以决定的。(当然,流行的、适合大众的款式也不错,不过,你不觉得你这样一点个性都没有吗?)
从我自己的需求出发,确定机器的用途和性能要求。我不是游戏的狂热玩家,对多媒体娱乐有一定的要求,上网、SOHO少不了,而最重要的一点,我需要做开发,这就决定了计算机的功能要尽可能的齐全。开发网页界面,需要图片处理;开发网络应用,需要充当服务器;开发业务流程,需要跑数据库,等等。性能上,太慢会影响工作效率,但也未必需要象顶级游戏发烧友、3D/2D CAD设计者那样高的要求。
所以,我要的电脑定位在主流配置以上,应属于高档型、功能型,这就意味着花钱相对比较多。幸好我的机器不是纯粹的消费品,同时还能够作为生产工具创造价值,代价高一点也还值得。
当然,这些需要的配置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将有一系列升级过程的流水帐,希望不会让各位观众打瞌睡。里面出现的功能、性能、代价等等,都只是为了说明升级中的两难问题,其中涉及性价比问题,但不是重点。所提到的配置,因为时过境迁,早已没有现实意义,不必深究。
如果要从我最早买电脑的时候说起,那可以追溯到1988年的苹果机时代(家人给我买的),不过那历史实在太久远了,而且这种机器早已彻底淘汰,没有讨论的价值,所以还是从几年前的奔腾机时代开始吧。
另外,我将要说到的机器,全都是指兼容机。事实上,我没有买过品牌机,老古董苹果机除外。除了因为品牌机升级不方便之外,价钱也仍然是个因素。不久前有个朋友要买一台“只是用来上网”的机子,代理某品牌电脑的JS给出了4500元的最低价配置(含显示器,不预装Windows),我在旁边立马给出一个3300元的对照方案,配件全是质量有保证的品牌货,整体性能还要比JS的配置略高,那JS当场喷血倒地。品牌机的服务真的就值1000多吗?非也,那是品牌机打广告的宣传成本啊,否则品牌机的名气从哪里来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呵呵,又跑题了,不好意思,咱们言归正传。
里程碑一: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
1997年1月,买了一台奔腾,配置如下:
主板:华硕 HX芯片组
CPU:奔腾 133MHz
内存:16M EDO
硬盘:昆腾大脚 1.2G 3600转
显卡:WinFast S3芯片组 2M显存
声卡:创新SB16
光驱:索尼8X
软驱:1.44M
鼠标:轨迹球
键盘:三星
机箱、电源:长城 230W
显示器:三星 15吋平面直角
音箱:塑料
现在看到这样的配置,是不是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呢?当时这可算是顶级配置,用13000大元才买下来的。这机器的功能是:编程、文档处理、游戏、VCD。操作系统还是DOS,虽然Win95已经出来了,不过不成熟,典型例子是Win95上看VCD还不流畅,所以只在DOS上跑Win3.2。
这配置一用就用了一年。1997年末,Win97(也就是Win95 OSR2)已经出来了,稳定性增强了许多(至今我都认为Win97是Win9x/ME系列中最稳定的),于是进行了软件升级,进入了32位多任务的时代。硬件上只是加了个50元的鼠标,和轨迹球一起成了双鼠标控制。
也是那个时候,将机器超75MHz外频,成了奔腾150MHz,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我超频通常都不太疯狂,毕竟这机器还要拿来干活的,必须确保它不会突然死机。
1998年初,450元买入33.6K外置MODEM一个,从此告别信息孤岛,进入了网络时代。
1998年中,300元买入32M EDO内存,这样内存就增至48M,功能没多大变化,而性能提高了。当时的主流配置已经到了P II 266MHz、32M SDRAM,不过我的机器还是足以应付一般的应用。
1998年底,索尼8X光驱鞠躬尽瘁,花450元买入源兴24X光驱。
1999年初,200元买入256K板上Cache,1100元买入富士通6.4G、5400转硬盘,性能、容量都提高了不少。装了Win98,但发现还不如Win97,尤其是速度方面(Win98在低配置机器上的速度很糟糕),于是又重新装上Win97。
1999年中,500元买入明基的300DPI扫描仪,图象处理、文字输入的功能因此加强,可以加工照片、自动识别文稿了。接着,70元买下跳舞毯一张,娱乐功能增加;又以280元买入创新的3D显卡(Permedia2芯片,4M显存),3D设计的处理能力加强,并且进入了3D游戏的时代,摩托英豪、极品飞车之类的游戏都可以胜任了。
注意这个3D显卡的购入,它使我换下了S3的显卡。这是我第一次淘汰配件,以往的升级都只是添加配件。换下来的显卡送给了需要的朋友。
此外,软件方面又加装了Linux系统,可以搭出服务器的开发环境了。只是缺少了客户机,很多实际的应用还是模拟不出来。
1999年底,拆下16M的EDO内存给一个朋友装上(他原来只有8M),然后再花300元买入32M的EDO内存,使内存增至64M,性能又有所提高,尤其是进行图象处理的时候。当时的主流配置已经到了P III 500MHz、64M SDRAM,我的机器性能当然已经有差距,不过功能方面还算够用,用来做开发还可以,游戏方面也只是一些顶尖的3D游戏跑不了,而象星际争霸之类还是应付得了的。
至此,3年间总共已经花费了16700个大洋,而配置低于当时的主流配置。如果单看费用,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值,因为这个价钱已经可以买到当时非常好的机器了。但是我们不能静态地看待事物,而应该考虑到,自己已经获取了机器3年的使用价值。总不能3年不用电脑,而把钱存到这时候才买吧?
另外,我不是个侃价的好手,通常是直接以网上公开报价交易的,可能会贵一点点。我也懒得费神,为这么点毛利去杀JS,只要求他们货真价实、保修到位就行了,这样对自己、对JS都没什么坏处。
里程碑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转眼又到了2000年4月份,(嗯?为什么说又呢?)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定,那就是:再买一台新电脑!这可是升级路上一个重大的动作,不是简单的更新换代,是要再次花费大价钱的。当然花大钱也是为了换取更多的功能、更好的性能。
再买一台其实也是考虑到不光自己一个人要用电脑,家里人也要用,所以不必担心旧机器会闲置。如果只是自己用,而且不考虑组建局域网开发环境的话,我可能也只是对单机做升级,淘汰旧的配件。
想得到,做得到!曾经有一台新配置的电脑摆在我的面前,而我却没有珍惜(兜里的大洋),等到它们都落入JS的口袋时,我仍然毫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那台机器说: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套配置加上一个价钱的话,那就是:一万三!
主板:EPOX磐英 KX133芯片组
CPU:AMD 速龙 600MHz Slot A
内存:Apacer 128M PC133
硬盘:希捷 酷鱼二代 10G 7200转 2M Cache
显卡:Matrox G400双头 32M显存
声卡:创新SB Live! Value数码版
光驱:明基40X
软驱:1.44M
鼠标:双飞燕2D+
键盘:三星
机箱、电源:世纪之星 300W
显示器:三菱 17吋钻石珑柱面
音箱:创新PC Works 4.1
网卡:DLink 10M/100M自适应(两块)
新机器跳过了P II这一代,而直接进入了K7的时代。性能当然大大提高了,多媒体效果好了很多,功能也增强了不少。装了Win98SE操作系统,可以放MPEG4、玩Quake 3级别的3D游戏,还可以和旧机器联网打C&C RA、Diablo,两台机器共享拨号上网等等。开发方面,除了速度提高,还和旧机器构成了局域网环境。装上Linux、Win2000系统充当服务器,旧机器充当客户机,很多网络应用都可以在这里开发和调试了。
到2000年6月,600元买入WinFast电视卡一个,装在旧机器上,于是又多了电视机的功能,以及视频节目采集加工的功能。
不久,我在网上活动中获奖(就是小熊网站的有奖竞赛活动啊!),奖品中的硬件包括:美达KX133芯片组主板、讯怡RAID卡、酷先生散热套件、双飞燕3D鼠标,价值约2000元。这些奖品中,酷先生套件的硬盘散热风扇马上用上了,另外两件套件送给了朋友,其他配件,后来都用上了。我想,不是人人都那么幸运,可以靠获奖来升级的,所以这个价钱也算到升级的花费中。
2000年8月,800元买入长谷8X DVD驱动器,可以欣赏DVD大片了。
2000年9月,有个朋友想买二手的小硬盘,我就干脆把自己的1.2G硬盘送给他,再花2200元买两个30G的IBM腾龙二代7200转硬盘,用奖品RAID卡组合成RAID0,性能又提高了不少。可惜Linux不认IDE RAID,必须将Linux装在别的硬盘上。我就把10G的希捷硬盘调到老机器上,换出6.4G的富士通,准备装到带RAID的机上放Linux。不幸的是,因为电源接口不够,自制的接口将5V和12V电压搞反了,结果……55555……富士通腾起一缕青烟……这是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有硬件在意外中殉职。现在那个硬盘仍然横尸桌上,只是烧坏了一个芯片,估计换片好的还能用,可惜那种芯片已经找不到了。
无奈,Linux还是要装的,只好再花600元买个西部数据的10G 5400转才完事。也好,5400转硬盘也有2M Cache,Linux虽然没用上RAID,也不至于性能太差。
2000年底,在老机器上打Diablo 2实在太慢了,联网的时候更差,索性用450元买个K6-2 450MHz和一个鼠标(原来的轨迹球和鼠标都已经不灵了),换下奔腾133,按照网上介绍的HX主板低电压跳线,以及K6-2自动2倍频转6倍频的方法,将老机升级成K6-2。这下可以把Win97换成Win98SE了,性能当然改善了不少。至于那个淘汰下来的奔腾CPU,后来又送给了书店,用来取代一台老爷机上更慢的AMD K5 100MHz。
2001年初,再次在小熊的网上活动中获奖,得到约200元的捷波2.1音箱。(哇!小熊网站的各位大哥都砍我来了。英雄,饶命啊!)
2001年2月,开发中要用到数据库服务器,于是500元买入128M KingMax PC150内存,让机器达到256M的内存容量,同时CPU也从600MHz超频成630MHz,这样跑数据库的时候就好多了。
2001年3月,500元买入大白鲨支持V.92的56K MODEM,原来的33.6K MODEM送给亲戚了。当时已经在推广宽带上网了,ADSL、10M网线都已经可以到户,不过我发现自己目前实在没有什么用宽带的需要,平时也就是收收E-mail、看看网页而已,于是决定暂时不上宽带。
这一阶段是比较狠的,一年之内付出了20850个大洋,同时支撑两台机器的升级,真是血的代价。这个成本需要分摊到以后很长一段使用时间上,用的时间越长,单位时间的成本越低,不过电脑的使用寿命不可能延长很多,因为淘汰得快。
里程碑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01年9月,我一直找寻不到的Slot A速龙700MHz CPU,居然让我无意中碰到了,赶紧买下,配上闲置的美达主板、双飞燕鼠标,再买入ATI Radeon LE显卡、三星键盘、256M现代原装PC133内存、世纪之星机箱及250W电源,一共花了2050元。
这些配件和原有机器的配件来回捣腾了一下,又凑成一台“新”机器了。2000年买的整机又凑在了一起(除了声卡改用内置的),而700MHz CPU、384M内存、RAID0、Radeon显卡、DVD ROM组成了主力机器。由于找到了在Win2000下用虚拟机安装Linux的方法,不必单独用一个硬盘放Linux了,于是那个西部数据的硬盘又转到了那台老机器上。
腾出来的老机器怎么办呢?里面的配置是相当齐全的。把它搬到亲人的另一个家里面,再买入明基17吋纯平显示器、大白鲨16X DVD驱动器、佳的美电视盒给它配上,花费2700元,使它成为电视、DVD、游戏多功能机,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用来上网。
2001年10月,800元买入明基12X刻录机,那个RAID0里面的数据从此有了可靠的备份,大量的文件可以方便地带到别处,而我也可以制作多媒体光盘了。
(我突然想起前两天因为刻过了头而报销的CD-R光盘,真是不幸,让我们为死难者默哀一分钟……)
这个阶段还没有结束,目前为止,已经花费了5550大元。(哇,受不了啦!)猛回首,身后哀鸿遍野(全是牺牲了的人民币啊!);抬头望,前路茫茫,不知终点在何处。
盘点、小结
呼……呼……终于讲完了,各位快醒醒啊,别再睡啦……我们再回头计算一下整个升级路上的花费:
从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58个月内一共花了43100元,平均每月花费约743元。共买了3台电脑,平均每台差不多14400元,相当于每台电脑每月投入248元。这还只是纯硬件的支出,如果算上耗材、软件、上网费、电费等,还远远不止这个数。幸好这些机器都还能用,不光是我一个人用的,并且也不是我一个人在承担这些费用。
再来看看这些花费所换来的配件目前的情况:一个6.4G硬盘意外身亡,一个8X光驱、一个轨迹球、一个鼠标寿终正寝,其余配件都还在服役(包括已经送给别人的配件)。3台电脑中,最好的一台能够充当服务器,并且带有DVD、刻录机、扫描仪等等设备;最差的一台也能够看电视、放DVD。
正如前面所说,我的定位是在主流以上,属高档、功能性电脑,所以这样的代价也是相对较高的。毕竟多数人并不需要买13000元的电脑,即使升级也不必花费太大。即便是这样,我也已经为追求性能和代价的平衡点而作出了努力(一个例子就是绝大部分配件至今仍然物尽其用),否则的话,象我这样需要高档配置的用户,升级起来肯定伤亡惨重。
归纳起来,我升级的时候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几点:
一、以功能为核心,由需求定配置。
性能肯定是越高越好的,但性能越高代价越大,总有个值不值得的问题。我是根据功能来确定性能,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就让性能达到相应水平(俗称“够用就好”),这样就不至于浪费性能。
举个例子,奔腾133的机器就已经可以办公、上网、VCD、打游戏了(天哪,怎么现在的低档机器功能还跟几年前的一样?),如果有谁至今仍然只需要这些功能的话,完全可以不升级。什么?奔腾133这方面的性能很低?谁告诉你的?是JS说的,是吧?你自己可以试试,装Win97的奔腾(32M内存以上),和装Win98的赛扬(64M内存以上),速度应该是差不多的。如果单看启动速度的话,奔腾恐怕还在赛扬之上(当然这跟主板功能、操作系统有很大关系)。游戏方面,用奔腾133玩Quake(不是Quake 3哦)、Diablo、模拟器上的魂斗罗、双截龙,那是绝对的流畅,丝毫没有迟滞的感觉。
而要是你需要放DVD的话,除非你有硬解压的配件(那玩意儿可不好找),否则就需要赛扬、K6-2以上的档次。同样,跑数据库需要P II以上(赛扬会很慢),做3D设计是越高越好,玩顶级3D游戏更是需要武装到牙齿。量体裁衣,可以将代价降至最低。当然,适当的超前也是可以的,超越需求太多就浪费了。
二、需要再买,看准时机。
需要的时候才买,这跟前面的避免浪费是一个道理。我花钱升级并不吝啬,但我至今没有上宽带,没有买液晶,也没有迫不及待地换P4、换Atlon XP、DDR,不是我已经买穷了(相比之下,一些音响发烧友的支出简直是天文数字),而是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以后可能会买的,那是以后确实需要用上了。
要说购买的时机,其实你需要的时候,就是合适的时机。硬件肯定是不断贬值的,不可能等到最便宜的时候才买,而且也无法预先知道什么时候才是最便宜。
如果受偶然因素影响,价格突然飙升,那还算不算合适的时机呢?要注意,需求是受价格影响的,如果还不是迫切需要,那么过高的价格会把你的需求压下来,让你继续等待;反之,如果价格很高都不嫌贵,还是想买下来,说明你确实有迫切的需求(至少是欲望上的),那么这仍然是合适的时机(知道它马上会降价的除外)。
三、物尽其用,节约资源。
数年前的奔腾机,现在绝大部分配件都还在发光发热,应该可以说明物尽其用的道理。试想一下,如果我早早淘汰那些旧的配件,现在能不能有3台正常使用的电脑,并且将平均每月每台机的硬件投入压到248元。可以说,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尽量提高现有机器的利用率,就是对投资最有效的节约。
另外,我不习惯将淘汰出来的配件卖出去,因为从我手上淘汰的配件通常都太旧了,卖也卖不了什么价钱,所以干脆送给亲朋好友,他们一来不用破费,二来也用得放心。而对我来说,就是将配件的使用价值转移出去,做到物尽其用。
四、心中有数,量入为出。
做好投资的预算,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不能毫无节制,任意妄为,这已经不光是电脑升级要注意的地方,而是任何消费、投资都应该遵循的原则了。我觉得,对于各位爱好电脑的朋友来说,计算一下自己为此投入的费用,评估一下支出水平,进而为日后作好预算,让自己花得舒心、用得放心,何乐而不为呢?
龙之梦
2001.10.18
相关文章:
[原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介绍一套升级过的经典配置
[2007-04-06]
[原创] 入门级图形设计用机
[2007-04-05]
[原创] Linux为网吧增值
[2007-06-12]
[原创] 生产工具与生产效率(硬件篇)
[2007-01-26]
[原创] 古董级的DIYer,您见过没有
[2007-01-26]
最新留言:
[2014-10-16]
[2014-10-16]
[2014-06-04]
[2014-06-04]
[2013-12-08]
[2013-11-29]
从2005年3月18日起
访问本站
人次
版权所有 © 2005 龙之梦工作室,保留一切权利。
电子邮箱:
master@28x28.com
,
co2288@126.com
相关链接
|